这里是“无卡”手机行业:三大运营商线下都能
- 编辑:皇冠APP官方下载 -这里是“无卡”手机行业:三大运营商线下都能
ESIM手机时代已经到来。 9月,iPhone Air全球发布后,中国大陆市场因ESIM手机经营许可证未获批等关键条件,并未同时开始销售。这一情况始于10月13日的转折点,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正式获批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试商用。其中,中国电信确认ESIM手机业务已在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正式销售。当日晚间,苹果CEO蒂姆·库克在直播中宣布,iPhone Air将于17日上午9点在中国大陆开启预订,并于10月22日正式上市。国内手机阵营也迅速布局。 10月14日,江苏电话ecom发布文件称,华为、OPPO等国内厂商也将逐步推出ESIM手机。这意味着国内手机市场的“无卡化”进程进入了集体推进阶段。手机已进入“无卡”时代。目前三大运营商对ESIM的处理仅限于离线处理,即嵌入式SIM卡。它将SIM卡的传统功能数字化,并将其直接集成到设备的芯片中。无需物理卡插槽。用户可以通过远程配置切换和管理操作员。 10月13日,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宣布正式获批ESIM手机运营服务试商用。中国联通表示,已适配共计75款终端机型(包括手机、智能手表、平板电脑等),服务用户超过100万。中国移动表示它将为整个ESIM系统提供支持,不仅覆盖手机,还扩展到智能手表、平板电脑、车载设备等多种形态。关于申请条件,中国移动在ESIM申请说明中表示,仅支持在中国大陆上市并适配中国移动ESIM服务的手机终端。暂时不支持国外版本设备;必须符合“一证五号”的规定,即同一ID名下最多可处理5个号码(含ESIM号码)。同时只能在中国移动自有营业厅线下办理。中国移动ESIM申请说明。截图 据中国联通消息,ESIM预约通道已开通。 10月15日中午12点,财经记者扫描二维码发现,网上预约人数超过18.5万人。氧当天,北京联通营业厅客服人员告诉记者,用户需要携带手机和身份证到该营业厅线下营业厅办理ESIM。申请条件包括名下联通号码不超过5个、非黑名单用户、无宕机记录。满足后即可正常访问网络。客服提醒,物理号码和虚拟号码不能同时存在同一个号码,但可以相互转换。中国电信表示,ESIM手机业务已在全国31个省市正式销售。用户可以到中国电信营业厅门店申请ESIM手机服务。对于手机厂商来说,支持ESIM功能可以压缩手机空间、降低设计复杂度、缩小设备尺寸。它更小、更轻;对于用户来说,办理业务将会更加便捷。开卡、换卡、携号转网等操作均可在线完成。无需到线下营业厅办理,大大简化了流程。尽管优势明显,但三大运营商对ESIM的推广并不顺利。此前,三大运营商对ESIM已有初步规划。然而2023年,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公告,暂停受理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业务和独立ESIM卡申请。业内人士认为,ESIM虽然可以节省运营商传统卡制作、包装、物流等流程的成本,减少线下业务处理的工作量,但会对用户粘性和市场竞争产生一定影响。民生证券在今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,ESIM正在降低的是用户对运营商的粘性,d从而影响运营商的主导地位。对于运营商来说,用户切换网络会更加方便,从而导致粘性降低,用户更容易流失,竞争更加激烈。民生证券也认为,ESIM推出初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,规范和技术存在一些漏洞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,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册ESIM号码,进行电信诈骗和批量垃圾短信。他们还将ESIM卡改为实体卡,进行远程打印服务,使用超额流量,使用ESIM向其他银行的运营商申请卡,并会逃避合理的监管。但随着物联网终端的不断发展,“无卡化”ESIM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 iPhone Air的发布成为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契机。厂家还在等待并观看。国产ESIM智能手机预计年底推出,抢占ESIM市场,手机布局进入加速阶段。今年8月,OPPO回应媒体表示,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推出。另一位产业链人士指出,支持ESIM的华为手机目前正在测试中。据GSMA移动智库预测,到2025年底,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;而到2030年,这一数字将大幅增长至69亿,其中ESIM时长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%。 IDC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6840万台,同比下降0.6%,延续下降趋势。从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来看,vivo稳居第一出货量1180万台,市场份额17.3%;苹果和华为分别以1080万台和104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和第三,市场份额为15.8%和15.2%。小米和OPPO分列第四和第五。业内认为,华为、OPPO的ESIM旗舰机型将与iPhone展开竞争,推动5000元以上价位段的渗透率。与此同时,“手机+手表+平板”的多设备协作场景已成为主流,手机企业可以通过捆绑套餐来增强用户粘性。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告诉贝壳财经记者,工信部目前只向三大运营商发放商用测试牌照,在正式运营前已经进行了阶段性牌照。试点期限及后续规范细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y。因此,国内手机ESIM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。虽然厂商逐渐效仿,但暂时不会在大量车型上落地。这更多的是一次试运行。 “厂家暂时处于观望阶段,如果发现消费者认可度高,就会大量跟进。特别是目前办理相关业务有很多限制,比如必须到线下营业厅办理,错过了ESIM便捷性的最大优势。ESIM对于厂家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,很多中国厂家都推出了支持国内消费者的相关机型。成长快,厂家可以 快速跟进并发布相关产品。 ”郭天祥相信。中国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凤伟表示,国内终端供应链推广ESIM移动的意愿电子电话的实际好处是显着的。在降本增效方面,全球80%以上的手机是中国制造,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产品大部分实现了国内外同步销售。 ESIM手机推出后,厂商可以统一全球产品的硬件版本,无需针对国内外市场分别设计“带卡槽”和“无卡槽”,大幅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。在产业链自主控制方面,ESIM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实现国产化,可以与国外芯片产生良性竞争。这不仅将促进国内ESIM产业链的升级,也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终端领域的竞争力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魏博雅 编辑 王金宇 校对 卢茜
